《虞美人》古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懂副业 17 0

《虞美人》古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虞美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词,也堪称是绝命词。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虞美人》原文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虞美人》古诗原文译文及注释 第1张

《虞美人》

李煜 〔五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栏 同:阑)

《虞美人》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⑴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了:了结,完结。

⑶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⑷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⑸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⑹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虞美人》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虞美人》赏析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词》“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虞美人》的虚实结合艺术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诗词常见的表现手法之一,虚实相生,情景共融,可以使作品意象丰富、意境深远、内蕴饱满。李煜的代表作《虞美人》就是一首将虚实结合手法演绎得浑然天成的艺术精品。词人用悲恨凄楚的感情基调,真挚深沉的感情旋律,弹奏了一曲绝望的现实与虚妄的眷恋相互撞击的千古绝唱。

李煜词的风格大致以公元975年亡国被俘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他前期的词风格华美旖旎,清丽柔靡,多描写凤阁龙楼的宫闱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欢女爱,如《相见欢》等;后期的词,由于境遇的突变,凄凉悲切,疏朗深沉,多抒发亡国苦痛和故国哀思,如《虞美人》等。

相传《虞美人》作于李煜被俘后的第三年,他在七夕之夜(李煜生日),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宋太宗听闻“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大怒,下令赐药酒将其毒死,从此词坛再无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起笔“春花秋月”为泛写之实景,词人悲惑问上苍:春花谢又开,秋月缺又圆,年年如斯,这恼人的“春花秋月”何时才会了结呢?“往事”为泛写之虚事。春暖花开,秋月高悬,“玉树琼枝作烟萝”,人生本是如此美好。可一旦归为臣虏,看春花赏秋月,只能怅怀往事如烟。曾经的“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那些君王时代奢华逸豫生活的画面,更添“梦里不知身是客”的无限悲凉和“别时容易见时难”的锥心悔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东风、明月”为眼前实写之景,“故国”为遥望中的往昔之南唐,是为虚景。“东风”吹来了又一个春天,却吹不来一丝故国的慰藉,徒让词人“不堪回首”。这是一幅何等凄楚的画面:夜静人孤,明月悬窗,东风拂面,软禁于异乡的“南唐后主”,此时不再唱“独自莫凭栏”,而是“故国梦重归”,不由得凭栏遥望,内心波澜起伏,五味杂陈,谁又能解“销魂独我情何限”的况味呢!一个“又”字包含了多少无奈心酸,小楼又一次春风习习,春花又将怒放,秋月还会常圆,可见春花秋月周而复始无穷期;而自己“多少恨”也唯有留在梦魂中,枕着窗边月“一晌贪欢”。“不堪回首”源于情不自禁的回首,明月寄相思,由小楼而思故国,一轮明月见证了李煜从富贵奢靡到繁华落尽的生命历程。小楼、故国、悲欢、生死似乎都凝固在这永恒的月色之中了。春与秋其代序,词人降宋又忍羞苟活了一年,“又东风”“明月中”不但加重了心灵煎熬的痛苦,也引出了词人对故国往事更幽远的回忆——即使“往事已成空”。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承接前句明月夜的“故国回首”,虚中显实,以实写虚。“雕欄玉砌”代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朱颜”一词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词人于回首遥望中暗叹:富丽堂皇的宫殿应该还在,只是宫中早已换了主人!一“应”一“改”之中,暗含了词人对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哀叹嗟伤之情,也隐隐流露出对“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深深眷恋。“只是”二字以叹惋的口气,传达出词人遥想故国之时无限怅恨之意。词的前六句,词人运用虚实交织、对比照应的手法,反复渲染自然的春秋更替和咏叹人生的短暂易逝,既意象鲜明,又含蓄隽永。“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这些美好而又令人伤感的现实意象,与那些存于作者怀想和回忆中的“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等虚幻已逝之事物形成对比。“又东风”“应犹在”照应“何时了”“不堪回首”,“不堪回首”“朱颜改”又照应“往事”。这既是实与虚的对比,又是冰凉残酷现实与虚幻美好过往的反差。如此对比回环,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深处的涌动情思和郁郁忧愤,于是蓄积于胸的悲愁恨意倾泻而成最后的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结尾两句,词人仿佛用尽全部的声息,发出千古一问,以实写虚,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情,以东流故土的长江之水来比喻怀恋故国的深重愁思,汹涌澎湃。滚滚东逝的一江春水犹如恣肆放纵的生命悲歌,唱响了李煜人生终曲的前奏。

唐圭璋在《李后主评传》中评价李煜和他的词时说:“他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

纵观李煜后期的词作,咏叹人生无常的凄楚,吟唱生命落空的悲伤,抒发亡国恨故国思的哀愁是其感情主线;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下、永恒与无常的矛盾交织构成了词的主要内容。在有限的文字里,词人常常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丰富词的意象,开拓词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使人获得了一种超然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