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是另一种知识分子——金庸的武侠与人生.

农百科 122 0

武侠小说是一种小说的形式,一般人认为不是殿堂上的东西。但对于我个人而言,读书还就是喜欢这些殿堂以下的东西,殿堂上可以吃冷猪肉的人物可以高山仰止一下,并用其著作治疗失眠。

  武侠最重要的是不是“武”,而是“侠”,没有了侠客的武侠小说,实际上就是黑帮混战的故事。

  金庸在他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中,已经非常明显的表明了他的侠客的基本思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金庸对于“用世”是非常在意的。

  在民族大义的外表之下,红花会的英雄们实际上对抗的是政府。对于象红花会群雄那样的人来说,对于任何政府都是反抗者。不论在中国任何的历史时期,民意的表达除了做顺民,就只能是陈胜、吴广的后人,所以对于我们经过的5000年历史而言,象红花会那样的人与组合,是一种永远的反对者。

  这其实是金庸作为一个貌似现代知识分子的潜意识,知识分子的对于社会的作用就是一个反对者的角色,不论处在什么时代,知识分子的功能就是通过质疑与反对某些目前看来合理的权力来提醒这个社会。当把故事投射到历史的时候,这种潜意识自然就成为一种对于反对的带入,成为了红花会。

  但金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更多的承袭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可以在小说里看到,红花会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血统是汉人的满清皇帝的身上。为了达到他们所谓的最大的目标而牺牲了自己的独立性与价值体系。作为红花会的首领,那个武功高强的笨蛋舵主,甚至把自己心爱的女人也当作了交换的条件之一。香香公主的纯洁所隐喻的其实就是他们作为另类知识分子最珍视的价值。但这个价值被现实所葬送,并且最终死了。香香公主是自杀,所有的理想主义都是自杀的。

  然后,金庸开始了他对“侠”的意义的思考。在《射雕英雄传》里,他似乎找到了一个超越于他前期“侠客”思想的目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在这里,他似乎已经超越了反对者的角色,站在更高的一个位置审视知识分子的价值。国家与人民是高于政治的,知识分子在“用世”的角度,应该把这个作为终极的目的来追求。这种看似超越的角度,其实不过是他作为传统知识分子对于权力的一次妥协,给与权力的合作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借口而已。在他的心目中,虽然统治者是很操蛋的,但在某种情况下,在一致对外的时候,还是可以同舟共济于一时。

  这种思维模式不能算错。在特殊的时候,这种合作可以挽救某些东西。不过,这种蜜月期往往随着威胁的解除而结束。金庸在那时侯无法面对这种结束,所以郭靖必须死在襄阳。因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合作的路是无法回头与逃避的,他只能走下去。所以,历史的真实与意义上的真实,都只能让郭靖去死,然后完成他作为知识分子的一生。

  作为无法回头的知识分子,郭靖死后还是要在精神上重生的,所以有了乔峰的出现。《天龙八部》唯一的突破除了小说技法上的炉火纯青以外,实际上在观念上没有多少突破,只是把郭靖的故事换成了一个在辽国的翻版而已。金庸把人与国的概念进行了一次扩展,以证明某些妥协的价值。这种价值的结果是另一位英雄的死。

  以后,金庸似乎回到了站在权力的对面,于是有了他最伟大的作品《笑傲江湖》。在与权力的合作不成功之后,他似乎看透了权力的本质。他所创造的令狐冲实际是一个对于权力有天生警惕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与思想的自由有着无法遏止的渴望。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往往在与权力合作中败下阵来后,创造出这种心态来自我安慰,但金庸可能不是这样。

  金庸毕竟是受过现代教育的知识分子,他知道独立不依附于权力才是知识分子立身的根本。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正是文革惨祸最烈的时期,政治权力的狰狞与伪善暴露的淋漓尽致。在肮脏的政治中,独立且真实的生活的可贵是最值得保留的价值。当岳灵珊作为政治的筹码的时候,令狐冲虽然几乎被诱惑,但终究没有出卖自己。香香公主是知识分子在无奈中向权力抛出的代价,而岳灵珊是权力向知识分子的媚眼。虽然收买与被收买的角色颠倒,但收买的目的则一。最终毁灭的都是知识分子心中的某些美好的部分,这就是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代价,主动的自宫与被动的“宫刑”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同。令狐冲与陈家洛的结局都非常的相似——引退。虽然一个单身,一个有任莹莹,但在他们心里,失去的东西应该是等价的。

  后来,金庸写出了《鹿鼎记》。还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用世”情节,还是与权力的合作。只不过这次没有了英雄作为载体,统治者也换成了明君。这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自嘲,嘲笑自己的政治理想在知识分子的层面的失落,最后的谢幕是一个小丑与开明专制的明君完成的。传统知识分子一生的悲喜到此降下帷幕,终生的追求其实是一个小丑在世界上的挣扎。抛弃了独立的人格与自尊、理想后,韦爵爷得到了7个美丽的太太,可是与一个真心相从的女人比起来,两个都是多余,何况七个?即使这样,这个最后的流氓英雄依然走上了陈家洛、令狐冲的道路,除了金银财宝、美貌娇娘外,韦爵爷与他们是相似的。

  金庸从反对者的归隐,到强力用世者的自杀,再到反对者的归隐与用世者的归隐,是他自己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传统知识分子最终的归宿——如果他还没有在“用世”的时候自杀的话。

  所以,金庸在他第一部小说就奠定了他终生的悲剧。作为一个用世情节强烈的人,他注定会走过反对者、追寻新的价值者、反对者、合作者的一生。他以后的经历与实践,不论在小说还是在现实生活里,都按照第一部小说的脉络展开。只是他还没有死,还不知道他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不过,从小说中体现出的命运,这结局恐怕不会美好。

标签: 人生知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