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留学大比拼看你怎么选呢?

农百科 73 0

  关于学术:严谨与自由

在英国求学,就如同英国给人的感觉,课堂规矩有序,教授严肃认真,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在英国的留学生普遍反应,平常的学习压力并不大,课程采取lecture+discussion的形式。有些lecture每周只有一节,而discussion则更倾向于对学生课后的辅导,并且作业一般不会计入到总成绩中。

学习方式为自主阅读钻研为主,平时有非常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但最后的期末考试也相对比较难(英国70分优秀,60分为良好,40分为及格),会涵盖本学期所有内容。

英国对待学术是严谨的,这点毫无疑问。比如,论文中或是做报告的所有观点,哪怕是常识,也必须要有学术著作可依,不可以自己提出观点。

  如果在网络中看到某篇文章或是报道,未经过学术查证就引用在论文(包括平时的小论文)中,那更是犯了大忌。虽然听起来有些束缚个体思想的意味,但必须承认,在学习中我们需要这种严谨的态度。

在英国某大学攻读经济学专业的大三学生Zack提到:“有一门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非常难,期中考试班里绝大多数同学都低于50分,有超过1/3的同学没有及格。

  教授却表示期末考试的难度绝对不比期中考试简单,最终考试成绩如果低于40分就需要重修,就算很多同学都不及格,也不会有留任何情面。“ 美国的教授在这一点上似乎显得更有人情味,课程太难,多数人成绩过低,教授基本最后都会curve(全班提高成绩),不会让大家的成绩太过难看。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美国的教育,那当之无愧就是自由。在美国,你可以在课堂上和教授进行争辩,提出来的毫无依据的猜想可能还会得到鼓励。这里没有太多条条框框,也没有严格的对与错,多以鼓励为主。

美国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不同教授的课程安排授课模式都不尽相同。

  也许有的课只需要和组员做个project,写几份作业就轻松搞定;而有的课被称之为三天一大考,两天一小考也不为过。在轻松与紧张的交替中,学业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也许还能选修钢琴,调酒,赌博,宗教与科学这种看似不太搭调的课程,更有学校还开设了三国杀课。

  曾在达特茅斯攻读硕士的Y说:“每次学期结束后,我总会在想下一学期的课程会是怎样的。在美国的每节课都不一样,不同的课程安排及教授风格总能让我发现惊喜。

关于课程:专业与个性

英国崇尚专业教育,学制较短(本科三年,硕士一年),鼓励学生全身心投入在专业课程研究中。

  从本科开始,学生所有的课程都是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也只能在专业领域中进行选择,不可随意选择其他学院的课程。提起这种课程设置是否令人满意时,在英国UCL读本科的小D表示:“有针对性的课程才能对未来发展有益,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花时间去修与专业不相关的课程。

  作为一名本科生,已经有能力选择自己未来的专业方向。”

英国注重专业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在专业中精益求精,同时也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来自北京正在英国约克大学就读的W同学说:“选择来英国留学,就是看重了本科加研究生只需要四年,在节省时间成本的同时学术也丝毫不会放水完全得益于专业性的课程设置。

在英国,换专业现象非常罕见,大部分学生在入读本科前就已经选择好自己准备攻读的方向。可是对于美国而言,本科期间如果没有换过专业倒有点奇怪了。据美国统计出的数据,平均一个学生本科期间要换4-6个专业。

通识教育是美国的一大特色,除专业课外,美国的大学要求所有本科生必须在科学,人文,社会等方面选择少量课程作为必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美国大学,讲究个性发展,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安排自己的毕业计划以及课程选择。就读于某美国本科的W谈到:“我在大一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读什么专业,当时为了满足社会科学的通识课程要求,无意中选择了心理课,然后我发现自己对心理非常感兴趣,并且成为了我的专业。

  现在,我准备继续攻读心理硕士,将来做一名心理咨询师。”

关于结业:机遇与政策

NJ说,她之所以选择来美国留学是因为这里的就业机会更多。一直以来,美国的移民政策相较于英国宽松很多,所以在很多人的意识当中,选择英国多半是读完书要回国的,而选择美国基本上是一定要留下来的。

  但近几年在留学生归国就业的选择上,英美之间的差距似乎有淡化的趋势。

不少留英学生反映,在英国就业太难,很多公司不愿意给sponsor。少数几家愿意给的那也是要经过层层筛选,国际学生很难留到最后一轮面试。尤其是2012年4月取消psw签证后(留学生在毕业之后,有两年的时间在英找工作),更是对国际学生雪上加霜。

  虽然2014年,学生可从Tier 4转为Tier5实习签证,却由于该类签证限制较多,并不被大多数国际学生看好。不过如果能在英国找到工作,那么接下来的工签的办理甚至是移民申请也会是是非常顺理成章。

标签: 省钱大比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