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学生心灵的枷锁--心罚

农百科 139 0

  “心罚”是近年针对变相体罚提出来的。所谓“心罚”,就是教师使学生受到心灵伤害而产生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目前,在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社会要求下,老师体罚学生的现象明显减少。但老师违背职业道德,讽刺、挖苦学生等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变相体罚,一种对学生心灵的体罚,它的伤害程度有时要远远超过肉体上的伤害,“心罚”对学生造成的压力远比“体罚”的后果更令人恐惧。据报道,大多数学生都曾经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心罚”,“心罚”不仅来自于学校教师,甚至来自于家庭父母。夸美纽斯说过“学校是造就人的工场”。造就人的工场本该是充满阳光的。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一些看似美丽、和谐的校园里,却时常发出不和谐的噪音,那就是教育过程中的非人性化现象。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视人为“物”,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来看待,而是把学生当作机械、操纵和灌输的对象。因为这些教师教育观念中缺乏以人为本的内涵,过程中会不时出现虐待学生心灵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基诺特的一段工作手记值得我们深思,他写到:“我得到一个恐怖的结论,发觉我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我可以用个人的方法去营造学习的环境,也能用每天的心情去决定学习的气氛。身为老师,我掌握无比权力,使学生过得紧张或快乐,我可以作为折磨人的工具或激发灵感的媒介。我能侮辱人或使人开心,也能伤人或救人。”作为教师在教育学生中的“权利”,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预防和坚决制止“心罚”现象的发生。

  一、让“民主、独立”代替“专制、服从”

  中国历来重视“师道尊严”。大多数小学生都认为,老师的话就是“圣旨”,不能违抗。“听话,好好学习才是好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头脑中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学生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老师都乐于或习惯于对学生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严格控制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求学生绝对按老师的话去做。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有的老师为了图省事,竟用恐吓来研制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管得服服帖帖,让学生成为温顺怯懦、听话的“小绵羊”。“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因为我是老师”。教师对学生约束的过多,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的意见,不愿意听取学生的要求和建议。

  例如:在一次作文训练中,一位老师要求学生以规范的记叙文形式写“美丽的校园”,而有位学生却在作文中写校园中很多地方的不“美”,写了一些他认为不理想,要改正的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那他的作文在班上进行了不指名点评,对同学们说该同学自以为是,思想偏激,只看到事物的阴暗面,作文离题了,……这位同学非常难过,很不服气,回家后对爸爸说:“我只是说了真话,谈了真实感受,学校里的确存在这些现象,这难道就不能写吗?老师为什么用这种眼光来看我呢?真是太气人了,我讨厌作文课。”老师自以为是的理解和批评,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考虑了学生的自尊?从学生的话语中不难发现他对写作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失去了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吗?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啊!

  在我们的周围,难道这样的事例还少吗?在一节体育课上教学“跳山羊”,有一位学生拒绝练习,理由是“脚扭伤了”。体育老师看了看他说:“你看你胆子比兔子还小,还像个男子汉吗?还不如人家女生,真是太丢人了……害怕还找借口,真不象话!”其他同学都笑了起来,这位男生听了这话,含着眼泪走了。他可能永远都不会练习跳山羊了。老师的盘问、讥讽,激起了学生强烈的不满,教师不但否定了这男生的行为,还损伤了他的自尊,贬低了他的人格,这能不让学生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吗?能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吗?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课堂教学是其基本途径。由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使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定位单向的控制关系,而不是双向的交往关系。在单向控制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是知识和说教的接受器,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过程。学生独立思考,参与活动的权利被无情剥夺了,师生群体之间多边多重的交互作用——情感和思想的交融,性格的塑造,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整合荡然无存。过分压抑学生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保守心理、怀疑心理和不稳定感,而且抑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育者理当率先反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提高人文修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民主、独立”代替“控制、服从”,放飞笼子里的“小鸟”,让学生的心灵在民主、独立的天空自由飞翔

  二、让“尊重、关爱”代替“冷漠、遗弃”

  教学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繁杂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很多老师会灵活运用各种充满教育智慧的心理“筹码”。也许“筹码”的大小有别,但他们却都蕴涵共同的特征:“关怀”而非“冷漠”;“理解”而非“说教”;“尊重”而非“歧视”。有一次,我到一个班级听课,发现教室后面坐着一位男生,显得孤单寂寞,跟其他的有说有笑形成鲜明对比。一位同学告诉我:“老师叫我们班里其他同学都不要和他玩,他在班里最淘气,经常不完成作业,还撒谎欺骗老师,考试总是不及格……,不过我觉得这样做对他不公平,我想和他玩。”我不禁好奇地问:“你为什么想和他玩呢?”这位同学又对我说:“因为他跳绳跳得很快,在学校的跳绳比赛中还为班级获得过第一名呢。他被老师安排在全班最后面的座位时,我看到他很不开心,整天在座位上,一句话也不说。如果我做错事,同学们都不理我,我也会很难过的。”我一方面诧异教师的这种损害学生心灵的做法,另一方面又惊喜这位同学的民主意识。一个正处于成长中的小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正处于生长发育以及逐步社会化的时期。他们在与他人的积极交往中,开始接触人,了解人,学会协调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其独立性、自我意识和道德意识也逐步发展起来,出现了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羞愧感等。学生的这主体自我意识如同温室里的幼苗,是极其脆弱的,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和加倍爱护。然而,无论是教师的责骂还是挖苦,起码教师还在意这位学生,还希望他能悔改,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是一种冷漠——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不仅是一种比体罚更严重的心灵摧残,更意味着教师从思想上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教师不仅自己放弃学生,而且号召全班同学抛弃他(她),对当事学生来说,是何等的残酷呀!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在处理学生时,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对学生说:“……你怎么又没完成作业,我看你是没有救了,真是没家庭教养的孩子,去,到教室外面把作业补好!”“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班级后腿,真丢人!”“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是不是吃错药了,真没见过像你这么苯的学生。”……以上这些都属于“心灵惩罚”现象,教师置学生的人格自尊不顾,随便出口伤人,这比学生挨教师几下手心还可怕,他像一把软刀子,剥尽了一个孩子的尊严。从表面上看教师并未对学生进行诸如罚站、扯耳朵、揪头发等肉体体罚,看不到外面的伤痕,可实际上他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危害与一顿野蛮的殴打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罚”,伤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心罚”可以将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完全毁灭,一个孩子没有了自尊心,那他怎么会成长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呢?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坚持以人为本,对每一位学生都给予关爱,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让我们用“尊重、关爱”来代替“冷漠、遗弃”。

  三、让“冷静、理智”代替“贬损、激将”

  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自制能力不强,在学习活动中犯错误是免不了的。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体罚并不能维护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和尊敬,而只能加深学生对教师的隔阂,制造学生对教师的对立和排斥。如:“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是个弱智”、“你太让老师失望了”……这些尖酸、嘲讽的语言,尽管含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阂,也就在这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产生了,它会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教师提问时,会叫到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小,也许反映比较慢的同学,学生满脸通红的站起来后,迟迟答不出问题,这时教师不耐烦了:“你到底有没有听,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你是在听课还是在梦游呀!别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快点……”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着急是正常的,但也要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要顾及学生的自尊啊!学生有困难,教师的职责是鼓励、援助,而以讥笑、贬损的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不能引导学生改正,反而会衍生学生的逆反心理,会毁掉学生的学习动机摧毁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在一次二年级的数学公开课上:一位老教师上课30分钟后,有些学生坐不住了,开始东张西望,这位老师看在眼里,但她不动声色,而是微笑着对大家说:“连续听了半小时课,同学们的确有些累了,老师也应该让你们休息休息了。现在还有一道练习题没有完成,我相信同学们很快能把它做好,现在开始做,做完了就趴在课桌上闭着眼睛休息。但老师可要看看哪个同学做得又快又对,趴下休息又是最好的,老师可要摸摸他的脑瓜儿。”学生认认真真地做练习,做好了乖乖趴下休息,都希望老师能摸摸自己的脑瓜儿。我们知道老师摸了他们的脑瓜儿时,学生以为只有自己独享了老师的爱抚,只有我们看到了老师在每个学生头上都摸了一下。他了解儿童心理,会变通且能体谅学生,她知道,学生快乐的心理感受有时比严格的规则重要。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学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有利于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融洽师生关系。学生天真好玩,犯错是难免的,教师对学生付出真诚和宽容,绝不是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的袒护、放纵,任其自流,而是把尊重、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从不安、内疚中摆脱出来,消除顾虑,解除因犯错而怕挨批评形成的心理压力。从而还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多给学生一份宽容,学生就会对教师多一份尊重和爱戴,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和升华 ,学生就会主动靠近老师、信任老师,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形成。

  如果说残忍的体罚是摧残学生肉体的话,那么无情的“心罚”就是摧残学生的心灵。孩子是弱者,由于其身体力量的弱小,才导致教师敢于施之以硬的——体罚;由于孩子不懂得自己有那些权利,所以教师才敢于施之于软的——心罚。有研究说明,孩童时期的暴力是整个人类社会暴力的基础。那些承受暴力的儿童日后会产生焦虑症、抑郁症和反社会行为倾向的可能性会增加。斯宾塞说:“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你待儿童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孩子历来被人们誉为花朵和天使,孩子得到爱抚和尊重,对孩子的心灵有着神奇的抚慰作用,才有利于孩子养成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全人格。


标签: 心理调节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