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百次心理疏导经验总结,康复后分享了这4个关键因素
下面是一位抑郁症患者的经验分享:
间隔我的抑郁症康复曾经过去了四年,从高二被确诊患病到大学毕业,抑郁症整整折磨了我六年,找心理老师咨询大约也有五年左右时间,算起来应该有将近上百次了吧。可能导致大部分人会想,觉得心理健康咨询没有太大用处,但心病还得心药医,我想和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这些年心理疏导给我带来的帮助。
高中是我前半生最黑暗的时期。我的父母离婚了,我的祖母,从小就爱我,也去世了。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当我第一次被诊断出来的时候,我只是服用药物,但是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那是我高中的最后一年,医生建议我去做心理疏导。那时,我已经完全封闭起来,不愿意交流,感觉自己每天都生活在玻璃瓶里,感觉不到外面的世界,没有人能理解我的痛苦,我每天都在想,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所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心理疏导。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相处,以及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我将在余生中继续从中受益。
1.接纳自己的痛苦
一开始我并不想承认自己的痛苦,因为很多人的成长经历其实比我更糟糕,和他们比起来,我的经历算不了什么。但我的心理老师对我说:“你的痛苦如同断手。虽然有些人瘫痪了,比你还惨,但你的手不会因为别人瘫痪而好起来,你也会受伤。”听她这么一说,我才明白,每个人的痛苦都是无法比较的,再重的痛苦,都是发生在彼此身上的,痛苦是真实的。之后我开始尝试慢慢接受自己的痛苦。
2.与自己和解
我最初想谈诱发我患病的那些事,但是心理老师一直进行鼓励我自由发展联想,我从因为一直觉得是我不听话才导致父母关系不和,联想到小时候做的许多错事。
小时候经常和别人打架,偷偷溜出去玩。长大了,一想到这一切,就觉得很愧疚,很后悔和别人打架。每次都是我妈赔着笑脸跟他人父母道歉。并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天生的邪恶之人。其他孩子从小天真无邪,我却孤僻古怪。当我在道德上批评自己时,心理老师并没有立即判断我做得对还是错。而是作为一个听众,他问我为什么这么做,当时发生了什么,当时的感受如何。和咨询师聊天真的很舒服,对当时的我来说很放松。被理解被尊重真好,所以我愿意和她分享我的故事。
我记得,小时候,父母忙着工作,往往只有我一个人在家,记得有一次妈妈在工作,我一直缠着她和我玩,结果被狠狠地骂了一口,骂了又去上班,我感到特别委屈,后来遇到其他孩子说她父母周末带她去玩,我特别感到委屈,所以生气。经常和孩子发生争吵,甚至打架。每次打完总觉得心里那气下来一点,心情也是"舒畅"的。
心理老师跟我科普了容器的概念:孩子小的时候,不具有容纳和处理自身学习情绪的能力,父母此时起到容器的作用,用接纳和理解帮助我们孩子忍受负面影响情绪,并与他们自己的情绪和解,慢慢培养孩子这样才能真正学会如何处理工作情绪的能力。
但是,我妈是个脾气很暴躁的人。可能是产后抑郁症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她总是心情忽好忽坏。一秒钟,她心情很好,但下一秒她就会因为一些小事对我和我爸发脾气,情绪都处理不好,更别说拿我的情绪当容器了。那时候我还小。我不能成为她情绪的容器,我不能承受这种痛苦。我没有足够的语言能力来表达这种痛苦。我只能想办法转移痛苦,发泄情绪。和别人打架闹事是我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打架不仅仅是为了发泄情绪,更是希望妈妈能以这种方式注意到我的痛苦。
经过几次咨询,我在理解自己方面有了改变,遇到一些事情先不要急着给自己下定论,而是多问问自己:当时发生了一个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的感受生活是什么?除了可以这样做,我还有很多别的管理办法吗?当我把这些问题问一遍之后,常常会发现这个事情并不是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单一。
3.建立过去和现在的联系
有一次我梦见自己走在一片广阔的白色土地上,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冰雪。当我告诉心理老师那个梦的时候,她解释给我听: 大地象征着母亲,而我母亲不让我感到足够温暖,所以它是白色的,冰冷的。当时,我以为她在撒谎,但后来我想了想,这就说得通了。
我妈妈非常注重培养我的学习能力。比如她从幼儿园开始教我英语,从小到大一直关注我的成绩,但是其他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我考一年级的时候,她会很焦虑,她会把这种焦虑转移到我身上。我必须找出原因。我不确定她是爱我还是听话懂事。她努力把我培养成她喜欢的样子,却从来不问我喜欢什么。另外,我妈性格很倔,从来不拒绝服软。每次吵架她总是让我低头道歉,所以从小到大我很少感受到温暖的母爱,心理上总觉得自己没有妈妈。
当我真正明白我和我妈的关系时,也就建立了过去和现在的联系,明白了我为成绩下滑感到学习焦虑,是因为我们从小学每次考差总要面对一个母亲的质问,长此以往,只要我考差就会条件进行反射般的紧张不安。至于父母对于离婚、姥姥去世更是我不能完全掌控的,姥姥身体素质一直不太好,常年瘫痪在床,靠药物维持着生命,或许离去才是最好的结果。爸爸妈妈从小生活关系就不好,他们通过两人的性格差异太大,在一起工作并不具有合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妈才得了产后抑郁症。理解了这一切之后,我对眼前发生的事更能接受了。
4.将咨询师的能力内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我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与心理老师有很大关系。
即使不再接受咨询,当我遇到困难和痛苦时,我也学会作为心理老师与自己交谈,想象一下如果她在这里她会说什么。这想象得更多,慢慢问就成了我心中的稳定存在,我真的有自己的能力了,可以友好、接受、理解的方式和自己的对话。
现在我心里还有一个孤独的孩子,但每次他出现,都会有一只温暖的手安慰他,这双手不是心理老师,而是在我长大后。这也是我从那次经历中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标签: 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