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洱《遗忘》:知识分子的诗意人生

农百科 93 0

   以描写知识分子命运为主题的小说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它跟先锋、反传统、后现代主义和颠覆等字眼看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从前的钱钟书在这个方面是一个大师,他用讽刺来对抗严肃,穷尽世俗百相,肆意调侃知识分子的生存困境,随后将他们置于围城之内,在一番嘲弄和自我嘲弄之后,便弃之不顾。李洱则不然,在这位写出了被人称为2001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花腔》的作家笔下,你看到的是另外一种讽刺和幽默,他丝毫没有排斥严肃和沉思的意思,显然他对他笔下知识分子群体的失落和放纵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失望,这一点在他的最新的小说集《遗忘》中也不难发现。

   尽管李洱在这本书的自序中声称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形式至上的作家,我还是从他的貌似断裂的小说文本中读出了当年曾经风光一时的一点“先锋小说”的味道,也看到了格非等人的影子在其中作祟。这不奇怪,重视叙述是“先锋小说”最大的特点,于是小说里的实验成分增大,主体与客体疏离的距离感得到放逐。接着,性、死亡和暴力的主题陡然上升,世界在这里被重新解构。作者与读者玩起了神秘的游戏,但让读者遭遇到的不是怪癖的字眼,而是晦涩的结构和叙述角度,这显然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此,李洱大概很清楚,他在试图寻找一种平衡,以防自己的偏激和过火。

   但李洱的叙述毫无疑问又是善意的,人物之一“我”在作品中的叙述方式和视角使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个人在观察着一座城堡,这种娓娓道来的语气很容易让人想起毛姆。但毛姆的平易似乎更世俗了一些,李洱与之相比不免流露出了贵族的气息。尤其是当他把各种图画与中国远古神话、杂文、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当下流行的学术观点以混杂的形式融为一炉的时候,他的追求文本的超前努力开始让一般的读者对小说里人物之间讨论的一些反复出现的人名,比如哈贝马斯、克尔凯戈尔、福柯、蒙田等等,首先就感到了陌生,继而导致的是应该是无动于衷。

   这本小说集收录了《遗忘》、《朋友之妻》、《导师死了》、《午后的诗学》、《国道》共五部作品。李洱说,《遗忘》是他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这部刚刚获得2002年“大家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体现了李洱创作所追求的比较完美的形式和内容。他能把“嫦娥奔月”的故事写进知识分子的生活里,这本身就是很吸引人的。现代的侯后毅、冯蒙(我)、嫦娥、罗宓、曲平,在这里找到了某种与远古人类体验相通的地方。《朋友之妻》比其他几部小说要写实一些,说明作者是有意要使自己的创作更显丰富和多元的,知青题材的小说要想写出新意和深度都很难,你会从中发现李洱的一丝认真和老实。《导师死了》可以看作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知识分子的主题在这里被表达得暴露无遗。事实上他的小说都是浑然一体的,费边、嫦娥等人名往往在几部小说里反复出现,这显然是他的有意为之,也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们作者想要创作系列小说的目的。《国道》则是这部小说集里面形式最为怪诞和荒谬的一部,一味地追求文本的实验是很危险的,余华就写过《鲜血梅花》之类的作品,那并不是他的成功之作。所以《国道》承袭的“先锋意识”,并不足以说明他的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在这部小说集里,《午后的诗学》就是我的偏爱。我知道许多人并不一定赞同我的观点,尽管它也是李洱的代表作之一。但我还是为他的随意于知识和智慧之间的一点点狡猾所着迷,阅读它简直就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快感。作者精心打造了费边这个人物,并通过这个能言善辩且自以为是的人物写出了知识分子的集体尴尬,让人忍俊不禁。坦白说,我是带着会心的笑声读完这部作品的,李洱说,他的笑比哭还难看,细想一下,真就是这个道理。

   李洱的创作正在为人们注目,这部《遗忘》给人的阅读撞击是不需要我花费很多笔墨来说明的。正像《午后的诗学》这个标题一样,他的笔下的当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是颇具诗意的。他的小说叙述语言的直白,并不能阻抗这种诗意的产生。或者说,语言是诗意的,内容的知识量张力很大,叙述行为是在和你捉迷藏,思想则显出了诗意。有的小说并不需要深刻,捉迷藏也不必玩到天黑,只要人生是诗意的,就不必再有别的企求了。李洱突出了这一点,他以反抒情的小说笔法抵达了对知识分子的抒情,现代、后现代和象征主义的表达方式处处可见,证明了他的洞察力和创新精神的敏锐。他的小说的好看,以及雅俗共赏的地方,正在于此。

   李洱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目光的清醒和锋利,使他得以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支点,不至于偏向极端,我为他的这种保持平衡的能力而叫好。当代作家的大多数都曾经在这个简单的问题上犯过马失前蹄、误入歧途的错误。这样说来,李洱和他的《遗忘》带给当今文坛的的确是一种相对奢侈的幸福。

  银象长篇原创丛书

  漓江出版社 2002年10月

  《遗忘》 李洱著

  定价:19.00元

标签: 人生知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